qq5
这方烙马印的线条变化构成我觉得几乎包括了古玺所有的美学理念,刻朱文时我觉得在那里可以找到所有我想要的!
上几方刚学印时借鉴U形构图的白文印看看.qq15
[ 本帖最后由 龙锦营 于 2009-2-9 19:50 编辑 ]
朱文官印咱把边线分四类,A粗边,B细边,C有粗有细,D没边.
线条分三类,1粗线,2细线,3有粗有细.
“日庚都萃车马”边线属C有粗有细,条线属3有粗有细.
看看A粗边+2细线的组合,这种组合官私印都常见,特征明显,有粗边细线对比的美感,但对线条要求很高哦!
[ 本帖最后由 龙锦营 于 2009-2-9 20:06 编辑 ]
再感觉!qq15
[ 本帖最后由 龙锦营 于 2009-2-10 16:36 编辑 ]
再来!qq15
[ 本帖最后由 龙锦营 于 2009-2-9 20:14 编辑 ]
很奇怪,我总有种奇怪的感觉,篆刻人门对方寸的理解是什么?
听龙版高论。
qq5
qq5
原帖由 風逍逍 于 2009-2-9 22:14 发表 http://bbs.3000sc.com/images/common/back.gif
很奇怪,我总有种奇怪的感觉,篆刻人门对方寸的理解是什么?
听龙版高论。
qq5
在我看来,方寸之间,气象万千.
艺术就不应该平,板,应该要有气韵,有感觉,有变化!
qq15
看看B细边+2细线的组合,这种对气息的把握要求很高,因为少了一种红色块面调整视觉.
细边因年代久远,产生一种虚实效果,也是创作时的一种手法!qq17
看看印例,把握一下感觉!qq15
[ 本帖最后由 龙锦营 于 2009-2-10 16:39 编辑 ]